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集:分析原因,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六点,天还没完全亮透,车间的玻璃窗上蒙着一层薄雾。刘好仃已经坐在实验室角落的小桌前,面前摊开一沓测试记录表,手里握着一支红笔,眉头微皱。
昨天的失败像一块压在心头的石头,不重,但沉得让人睡不踏实。
他一边翻页,一边在纸上圈圈画画,嘴里嘟囔着:“数据对不上……操作流程也没问题……那到底是哪儿卡住了?”
王海拎着保温杯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副画面。
“刘哥,这么早就来了?”他走到饮水机旁接水,“昨晚回去都没睡好吧?”
“嗯。”刘好仃头也不抬,“我在想那个温度偏差的事。”
“你真觉得是关键?”王海凑过来,“就两度,能有多大影响?”
“别小看这两度。”刘好仃放下笔,端起茶喝了一口,“我干了快三十年,知道有时候成败就在毫厘之间。比如调温差个两三度,涂层结构可能就变了;再比如材料活性稍微下降一点,反应速度就会慢半拍。”
王海听得认真,点点头:“那我们现在从哪开始?”
“先理清所有线索。”刘好仃拿起笔记本,“昨天我们怀疑两个方向:一是材料配比的问题,二是固化温度的影响。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两个方向掰开了、揉碎了,看看是不是真的卡在这儿。”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
1. 材料批次(NANo-2018-A3)
2. 固化温度波动
3. 操作流程异常
4. 设备运行状态
写完后,他转身说道:“今天先把所有可能的原因列出来,然后逐一排查。谁也不能凭感觉下结论。”
王海点头:“明白。”
这时,小张也进来了,手里抱着一堆文件,看起来有点累。
“哎哟,刘哥你来得可真早。”他把文件放在桌上,“我把昨天的所有测试数据都整理好了,不过有些地方好像不太全。”
“缺啥?”刘好仃问。
“有几个时间点的数据没记录下来。”小张指着表格,“可能是设备卡了一下,或者当时太忙,忘了填。”
“那就调监控。”刘好仃干脆地说,“咱们不能靠猜,得看到真实情况。”
于是,几个人围在电脑前,开始回放当天的监控录像。
画面里,操作员正站在固化炉前调整参数,镜头角度正好能看到温度显示和操作动作。
“停!”刘好仃突然喊了一声,“倒回去五秒。”
画面倒回,众人屏息看着。
只见操作员在设定温度后,犹豫了一下,又按下了一个按钮——冷却。
“这是怎么回事?”王海皱眉,“按理说这时候不该加冷却步骤。”
“我记得那天没人安排这个步骤。”小张翻了翻操作手册,“标准流程里也没有这一项。”
“那就是人为操作。”刘好仃低声说,“得问问当事人。”
他们找到了那位操作员,对方回忆了一会儿,挠头道:“我当时看温度有点高,怕出问题,就想着多降一下。”
“你确定是出于这个判断?”刘好仃追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