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集:质量监控加强,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啥?”王师傅不解。
“因为你没戴手套。”刘好仃指着他空着手的手掌,“这是违规操作,不能教别人。”
王师傅挠挠头:“哎呀,我就摘了一下嘛,又不是一直不戴。”
“一次都不行。”刘好仃语气平静,“视频是用来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得规范。你要真觉得不方便,我们就改进流程,但不能教错。”
王师傅嘟囔几句,还是配合重新录制了一遍。
培训视频陆续上线,循环播放,新人们看得津津有味。虽然画面有些粗糙,但胜在真实直观,大家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操作。
可问题还是接踵而至。
几天后,刘好仃发现,有些工人偷偷跳过了初检环节,理由很简单——太耽误时间。
“你们是不是忘了上周的事儿?”他在会议上拍案而起,“那批不合格的产品,差点害我们赔钱!你们现在偷懒,将来吃亏的是整个厂子!”
底下一片沉默。
“从明天开始,实行‘质检打卡表’。”刘好仃拿出一张表格,“每个环节都要签字确认,谁漏签谁负责。”
他还让人在每条生产线末尾贴上了“当日质检评分榜”,每天下班前公布各线得分,公开透明,谁做得好谁做得差,一目了然。
刚开始,大家都不太适应,抱怨声此起彼伏。
“天天签字打卡,跟上学似的。”
“评分榜贴得那么显眼,多丢人。”
但刘好仃不管这些,他只是淡淡地说:“你们可以不当回事,但我不能不当回事。”
渐渐地,抱怨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人们互相提醒的声音:
“哎,快去打卡!”
“这条线得分垫底了,咱得争口气!”
然而,细心如刘好仃,还是注意到了一些异常。
评分榜上,第三生产线连续两天得分偏低,但却没人提出来。他站在榜单前看了许久,转身对小李说:“去看看三线怎么回事。”
小李点点头,转身去了车间。
刘好仃没有跟着过去,他站在原地,望着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玻璃,仿佛看见了一个个正在成长的身影。
他知道,这条路还长,但只要走一步是一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映照在质检台上,泛起一层柔和的金光。
刘好仃轻轻喝了口茶,低声说了句:“慢慢来吧。”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一丝潮湿的气息,混着机油和汗水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