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集:认证成功与宣传,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我们去年引进的小型再加工设备。”刘好仃介绍道,“虽然体积不大,但效率高,还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再生玻璃产品。”
采访结束时,老李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篇稿子我一定写好,你们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与此同时,展会筹备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设计团队加班加点完成了展位效果图,主题围绕“绿色·创新·未来”展开,整体风格清新自然,充满现代感。
样品仓库里,员工们忙着挑选展品。就在整理过程中,有人发现一个新型环保玻璃样品的边角有些瑕疵。
“这是怎么回事?”小林皱眉。
“可能是运输过程中磕到了。”负责样品管理的老周赶紧解释,“要不要换一块?”
“时间来不及了。”刘好仃看了看表,“这样吧,找个打磨工具,把边角修整一下,不影响展示就行。”
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打磨、有人拍照记录、有人贴标签,忙而不乱。
展会当天,展位前早早聚集了不少参观者。绿色标识牌、节能设备模型、互动体验区……每一处细节都在讲述着这座玻璃厂的环保故事。
“这款玻璃隔热性能很强,而且是100%再生材料制成。”销售代表正向一位客户介绍。
那位客户听得认真,还不时提问:“那它的强度如何?适合哪些应用场景?”
“强度完全达标,适用于建筑幕墙、门窗等多个领域。”销售代表一边回答,一边递上资料。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西装、气质沉稳的男士走了过来,拿起一份资料翻看。
“你们这款环保玻璃,有没有做过大型项目测试?”他问。
“有的。”刘好仃走上前,微笑着说,“比如最近一家科技园区的整体玻璃幕墙更换,全部采用了我们的产品。”
男士点了点头,掏出名片递过去:“我是某大型建筑集团的采购负责人,对你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回头我们可以详谈。”
刘好仃接过名片,心里一阵欣喜。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他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展会结束后,宣传效果逐渐显现。媒体报道陆续上线,社交媒体上的转发量也在上涨,越来越多的客户主动联系工厂咨询环保玻璃产品。
“刘哥,你说咱们下一步该干嘛?”小王兴奋地问。
刘好仃望向远处的厂区,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柔和的光。
“继续做好我们自己。”他轻声说,“环保这条路,才刚刚起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