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集:方案确定与筹备,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4月1日:试点车间正式启动
6月底:评估试点效果,决定是否全面推广
“这张表贴在公告栏上。”刘好仃说,“全厂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也能监督我们有没有偷懒。”
为了引进设备和技术,刘好仃让小赵牵头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
“市场上供应商太多了,咱得挑出靠谱的。”小赵拿着一沓资料进来,“有些名气大但报价离谱,有些便宜但服务跟不上。”
“你们的任务就是把‘看起来不错’和‘真靠谱’区分开。”刘好仃笑着说,“记住一句话:买设备容易,找伙伴难。”
小组成员们分工合作,开始打电话、发邮件、查背景、做对比。
他们列出了三家重点候选供应商:
A公司:技术领先,但服务周期长,排队客户多
b公司:价格实惠,本地售后响应快,但产品略显老旧
c公司:新兴品牌,创新力强,但市场反馈还在积累中
“各有优劣。”小林看着表格,“怎么选?”
刘好仃沉吟片刻:“邀请他们来实地考察,面对面谈。”
于是,几家供应商陆续来到工厂。
刘好仃亲自接待,带他们参观生产线,讲解当前需求,并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
“A公司的工程师提出,我们可以先采购他们的检测模块,后续再逐步接入其他系统。”小林记录道,“b公司愿意提供半年免费维护,还承诺一周内上门处理问题。”
“c公司最有意思。”小赵笑着说,“他们提了个建议,说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系统做数据采集,后期还能共享给高校做研究,说不定还能申请些政策补贴。”
刘好仃听了,眼睛一亮:“这个思路不错。技术进步不能只靠自己闷头搞,得跟外界联动起来。”
他让小组整理出每家公司的优势和建议,准备下次会议再进一步敲定。
傍晚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映出一片暖黄。
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远处忙碌的厂区,心里踏实了不少。
“终于迈出这一步了。”他轻声自语。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小李。
“刘哥,你说这次转型……真的能成功吗?”
刘好仃笑了笑:“我也不敢打包票。但我敢肯定一点——只要我们肯学、敢试,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
他转过身,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走吧,明天还有事要忙呢。”
夜色渐浓,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墙上的实施计划表静静挂着,像一幅即将展开的新画卷。
而在这幅画卷的起点处,写着一行字:
“第一步,已启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