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集:智能化管理提升,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在收尾时,刘好仃注意到评分表末尾有一栏“扩展性评估”,几乎没人填写。他想了想,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选好软件后,就是联系厂商做本地化适配。
刘好仃约了厂商那边的技术代表,视频通话里对方是个年轻小伙子,穿着格子衬衫,一脸程序员标配的表情。
“我们希望能在数据库字段命名上做一些调整,方便后续对接。”刘好仃开门见山。
“抱歉,我们默认使用通用模板部署,字段名是固定格式,不能改。”对方语气很坚定。
“但我们现有的Excel报表结构跟你们的字段不一致,每次导入都要手动调整,效率很低。”刘好仃解释道。
“可以培训员工适应我们的系统。”对方耸肩。
刘好仃笑了笑,没急着反驳,而是打开屏幕共享,把工厂目前使用的几张典型报表展示出来:
“你看,这是我们日常的数据格式,如果能按这个结构来做数据库字段,员工上手更快,出错率也会降低。”
对方皱眉看了看,似乎有些动摇。
“我们这边愿意签长期合作意向,”刘好仃趁热打铁,“如果你能帮我们做定制开发,未来还会有更多项目。”
视频那头沉默了几秒,小伙子点点头:“我可以向技术部门反馈一下,看看能不能安排进下一批定制名单。”
“那就拜托了。”刘好仃笑着比了个oK的手势。
挂掉视频后,他松了口气,心里踏实了不少。
不过临走前,那位代表随口提了一句:“上次东莞那边一家玻璃厂,也是类似要求,我们给他们做了字段适配。”
刘好仃耳朵一动,立刻问:“哪家厂?”
“忘了名字了,好像是‘明辉’还是什么的。”
刘好仃没再多问,但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同样是玻璃厂,他们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他回到办公室,打开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写下几个关键词:东莞玻璃厂、字段适配、长期合作。
然后合上本子,伸了个懒腰。
“搞定第一步了。”他喃喃自语。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车间的灯光依旧亮着,远远望去,像是一排温暖的星星。
他站在窗前,望着那些熟悉的设备,心里想着:管理系统的搭建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只要一步步来,总能走通。
他转身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可就在他拉上门的一瞬间,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几台编号末尾带有“x-01”标识的设备,到现在还没查清楚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