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集:供应商评估与选择,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仓库角落里确实有一股子闷味,更让刘好仃在意的是,那里堆着不少同款包装袋,标签上印着的正是他们之前使用的某种关键原料。
“这些怎么都没入库?”他问。
“哦,这个……是之前囤多了,后来改用了新配方,这批就暂时搁这儿了。”接待人员赶紧解释。
刘好仃没说什么,只是拍了几张照片,记下了编号。回去的路上,他对小王说:“这家公司库存管理有问题,得留意。”
第二家在佛山,规模比前一家小一些,但流程规范,账目清晰。老板亲自接待,还带他们参观了整个生产线。最难得的是,对方主动提供了环保认证材料,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在当前行业趋势下,这种意识值得肯定。
“这家公司不错。”刘好仃在回程路上对团队成员说,“至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省。”
第三家位于广州郊区,交通不太方便。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年轻主管,说话客气,但眼神飘忽不定。刘好仃注意到,他们在运输环节存在明显的绕行现象,导致物流成本虚高。
“你们为什么不指定路线?”他在会上直接问。
“我们以为客户不会在意。”年轻人低声回答。
“那你们有没有算过,一年下来多花多少钱?”刘好仃递过去一份数据表,“省下的钱够你们加装两台节能设备。”
对方愣了一下,然后低头记了下来。
最后一站是一家新晋企业,规模不大,但效率惊人。他们在接到临时小批量加急订单后,不仅提前半天交付,而且没有提价。
“这倒是少见。”小王看完对方的回复后惊讶地说,“一般遇到加急订单都会趁机涨价。”
“说明他们看重长期合作。”刘好仃笑了笑,“这样的供应商,值得重点考虑。”
考察结束后,评估工作正式进入筛选阶段。五家公司中,有两家评分接近,难分高下。刘好仃决定再加一项测试——突发订单响应能力。
“让他们同时接一个紧急小单,看看谁处理得更快更好。”他说。
结果很快出来了。其中一家公司在接到订单后迅速安排生产,还主动联系确认了细节,而另一家则迟迟没有回应。
“这家不行。”刘好仃指着后者的名字,“反应慢不说,连基本沟通都不积极,谈什么合作?”
最终,三家优质供应商进入了谈判阶段。刘好仃看着桌上的资料,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这只是第一步。”他说,“后面还有不少硬仗要打。”
小王在一旁插话:“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嘛……”刘好仃拿起那张写着“含铁量异常”的纸条,“得好好查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窗外阳光正好,微风吹动窗帘,几片树叶落在桌子上。刘好仃伸手拨开它们,目光坚定。
他知道,这场关于供应链的战役,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