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集:品牌影响力扩大,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天后,公司接到了行业媒体《建材前沿》的采访通知。
“他们想来总部实地拍摄,重点讲品牌建设的故事。”王莉拿着行程表走进来。
“什么时候?”刘好仃问。
“下周二上午,预计两个半小时。”
“那得协调一下生产线那边。”刘好仃沉吟片刻,“让生产主管调整调试时间,尽量避开采访时段。”
“我已经沟通过了,他们同意把调试班次往后调两个小时。”王莉顿了顿,“不过展厅那边还需要重新布置一下,特别是‘透明的温度’展区。”
“没问题。”刘好仃点头,“另外,让他们看看采访提纲,有什么重点问题,咱们提前准备。”
王莉递给他一份文件:“记者还特别注明,想了解品牌建设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您个人的经历。”
刘好仃接过文件,翻开一看,果然,在采访问题清单中,有一条写着:“作为一线出身的企业代表,您如何看待品牌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
他轻轻合上文件,笑了笑:“这个问题,我倒是有话可说。”
“您打算怎么回答?”王莉好奇。
“我会告诉他们,品牌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每一个员工日常工作的缩影。”刘好仃望向窗外,“就像我们厂里的玻璃工人,每天打磨、切割、质检,他们可能不说什么高大上的词,但他们知道,只有把每一块玻璃做到极致,才能让它透出光来。”
王莉听着,眼里泛起笑意:“这话挺适合上杂志的。”
“那就让他们写吧。”刘好仃站起来,“不过我有个条件——不许把我照片修得太帅。”
王莉噗嗤一笑:“放心,大家都觉得您现在的样子就很真实。”
采访当天,阳光正好。
刘好仃站在展厅门口,看着摄像师调试设备,心里却格外平静。他知道,这一幕幕镜头记录下来的,不仅是企业的形象,更是无数普通员工的坚持与努力。
“刘先生,”记者走过来,“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请便。”他微笑着点头。
采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问题五花八门,从品牌战略到企业文化,再到员工福利。但当记者问到那个关于“品牌与员工”的问题时,刘好仃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
“在我小时候,家里窗户破了块玻璃,我妈拿纸糊了很久。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造出结实又漂亮的玻璃,就好了。”
他环顾四周,展厅里陈列着各种样品,阳光透过它们折射出斑斓的光。
“现在我做到了,但我们还在继续打磨。因为我知道,品牌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由一个个平凡日子、一次次认真工作拼起来的。”
记者记下这句话,镜头也定格在他微笑的脸庞上。
采访结束,工作人员收拾器材离开,刘好仃站在展厅门口送别,目送最后一辆车驶出厂区。
他转身回到办公室,坐下来,望着桌上那份采访提纲,忽然发现记者在最后一页写下了一句备注:
【结尾空一行】
“这个品牌,有温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