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集:竞赛筹备与宣传,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好仃第二天一早走进办公室时,手里拎着两袋豆浆和四个包子。他把早餐放在桌上,正准备坐下,小王已经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刘哥,海报打印机卡住了,现在还没出第一批。”小王一边喘气一边说,“而且保安那边刚通知,说不能遮挡安全出口标识。”
刘好仃咬了一口包子,含糊地说:“那就在其他地方贴,比如更衣室门口、食堂墙边、车间通道这些地方。”
“问题是……我们一共就印了二十张,全厂有五个车间。”小王愁眉苦脸。
“那就再印。”刘好仃喝了口豆浆,擦了擦嘴,“你去行政组,让他们今晚加班加点赶出来。”
“今晚?”小王瞪大眼睛,“这可是周末。”
“你以为我昨天晚上是去泡吧了吗?”刘好仃翻了个白眼,“快去。”
小王叹了口气,转身出门。临走前还嘀咕了一句:“下次还是让我去搬砖吧。”
刘好仃笑了笑,拿起手机给各个班长发消息,请他们中午午休时段组织人员分头张贴海报。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抢时间,等保安巡逻完一圈回来,连门都进不去。
上午十点多,第一批海报终于出炉。刘好仃亲自检查了一遍设计,发现角落里有个小错别字——“技能竞赛”写成了“技熊竞赛”。
“谁做的?!”他在群里吼了一嗓子。
几秒后,一个声音弱弱地回:“是我……我昨晚睡迷糊了。”
“没事。”刘好仃回了个笑脸,“改过来就行,别太紧张。”
大家松了口气,纷纷开始修改。而刘好仃则拿着一张样稿走到厂区里,亲自选了几处显眼的位置。
中午十二点,午休铃一响,各班的小伙子们就像接到任务的特工一样,迅速行动起来。有人负责扶梯子,有人负责贴海报,还有人专门盯着保安方向,一看到巡逻的来了就赶紧喊一声“撤”。
整个过程不到四十分钟,二十张海报就全部贴完了。刘好仃站在食堂门口,看着那些红底黄字的大标题:“技能竞赛火热报名中!奖金+证书+调休一天,等你来战!”
他心里有点激动,也有点忐忑。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参加这种比赛的。尤其是那些干了几十年的老员工,觉得“凭经验吃饭”就够了。
果然,下午刚过一点,他就听到几个老焊工在车间门口议论。
“搞这些玩意儿干嘛?咱们又不是年轻人。”
“就是啊,奖品能值几个钱?”
刘好仃没吱声,只是悄悄走过去,拍了拍其中一个老哥的肩膀:“老李,我记得你当年拿过市里的技术标兵吧?”
老李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那你现在要是上台比一场,谁能赢你?”刘好仃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李没说话,低头抽烟。
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走了。
他知道,光靠一张海报,还不够。
当天傍晚,刘好仃带着小王和几个组长开会,商量怎么把通知单送到每个人手里。
“有些人轮休了,有些人下班就直接走人,怕是看不到公告。”小王说。
“那就双重保障。”刘好仃说,“一组人负责交接班的时候口头传达,另一组人把通知单夹到工资袋里。”
“工资袋?”小王一愣,“人事部可不好惹。”
“那就提前沟通。”刘好仃掏出手机,“我现在就打个电话。”
几分钟后,人事部答应配合。于是当晚,所有人的工资袋里都多了一张彩色的通知单,上面详细列出了比赛项目、报名方式、奖励机制,甚至还有刘好仃亲手写的几句鼓励话: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机会来了,别让它溜走。”
第二天早上,刘好仃刚进厂,就看到有几个年轻员工围在公告栏前讨论。
“这个切割精度得精确到0.5毫米?这也太严了吧?”
“严才好嘛,不然大家都差不多,怎么评高低?”
“我要报质检组,我觉得我眼光准。”
刘好仃听了,嘴角微微上扬。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热情。
中午吃饭时,他看到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员工,拿着通知单看了半天,最后轻轻叹了口气:“唉,这种事哪轮得上我。”
刘好仃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怎么不轮得上?你干了三十年,经验比谁都足。”
“我这把年纪了,还能跟年轻人比?”老员工摇头,“再说,我也不懂什么评分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