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3章 悲欢一盏7:三退五除二去,七擒九进双收,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钟山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小心地伸出手,抓住柳玉楼的衣袖:“朋友。”

柳玉楼刚准备咬的糖葫芦停顿了。在座这些茶客她都不喜欢,没一个打算成为朋友的。但小孩子没朋友,可能会让父母担心。她想了想,还是把一粒山楂递到霓时嘴边:“吃我的。一串七枚,酸甜,大果。”

【但你只给了一枚吧?】模拟器吐槽。

二人一对视,霓时立刻像受惊的小鹿那样挪开视线。她含下糖葫芦,脸也红了。连柳玉楼用棍子换了她的完整糖葫芦,都兴高采烈的。

“龙龘龘”嘲笑一声:“软蛋配软蛋,绝配。”

柳玉楼只当没听见,好整以暇地逗着霓时,想要和她对视。某种程度上,这些人的猜测没毛病,这个故事的确会循环两次,但这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说书这个技艺的特性。

就和现在短故事的前三句,一定要吸人眼球一样。说书的前三段,一定要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们有耐心往下听。所以,说书人会在前三段设置一个简洁明了、吸引眼球的故事作为赠送,白听也是可以的。后面的正故事才开始要赏钱。

符合主题的正文故事,学名叫“正话”,而前面这个附送的故事,叫作“入话”。说书先生刚刚讲的、柳玉楼演绎的“瑾愉快孝女救[羔羊]”,就是这个“入话”故事。

而作为同一套体系,“入话”和“正话”是有联系的。这也是为什么正话故事开始,几人又回到了上元灯会。茶客们纷纷仿照柳云楼的行为,试图夺来主角身份,不能说错误,但也不能说正确。

如果“入话”和“正话”的关系是互文,他们就做对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入话是一个美好结局,正话就会是一个更美好的结局。它们在具体内容上有所差别,但总体起伏线上,保持相似的频率。

但如果“入话”和“正话”是反讽,那他们就遭了。这种时候,入话的角色越是可爱,正话的角色越是令人厌恶,反之亦然。

不巧,柳玉楼在模拟里看到,这第一个故事的入话和正话,就是这么一个反讽的关系。第一回合,柳玉楼身为主角,顺风顺水,无甚灾难,阖家美满。那么到了正话里,谁再接近主角,就会坎坷不平,命途多舛,生死道消。

是的,入话的主角可以争抢,但正话已经有了主角。就是现在孩子群里,唯一一个不是茶客的纯原住民女主。茶客们彼此认不太清,为了孤立柳玉楼和霓时,和她也做了朋友。他们现在笑得越灿烂,将来就会死得有多惨。

他们虽然捧高踩低,见利忘义,但罪不至死。柳玉楼心有不忍,提点一句:“有过合作经历的软蛋,总好过不明身份的陌路人。”

可那些茶客彼此抱团,没听出她的话外音。反而是女主起身,离茶客远了点。

柳玉楼生怕被多灾多难的女主粘上,立刻转身,去找这个身体的娘了。

就在她把玩着六串完整糖葫芦时,旁边一人突然开口:“上二下五,你学过珠算?”

柳玉楼头也不抬:“没有,我只看我娘算过。”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但我什么数都能算。”

那人本是漫不经心,如今却被她大言不惭的话逗笑了,起了考校的意思:“小丫头个头不大,胆子倒挺大。那我考你一个: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翁、母、雏各几何? ”

这是一个中考数学非常爱考的题目,通俗来讲,就是一元三次方程组。对于大学生来说,轻轻松松,但对于五六岁小孩,确实超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五十年四合院我是采购员

太白飞雪

末世废土漫游指南

自在神如我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肖羲芺

不是?我晒个太阳练成了九阳神功

雪域雕圣

新爱来袭

迷兔知范

瞎混在民国

不到二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