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4)
饮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9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4),快穿:大佬救世忙,反派轻点狂,饮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眼前的大雄宝殿壮丽宏伟,外檐斗拱使用清代“五踩重昂”斗拱,可见是后来重修过,内檐保留部分宋代“偷心造”做法,也就是无横拱的样式。
整个大殿采用采用“七架梁”结构,殿内无柱,使得殿内空间越发显得宽敞。柱础十分粗壮,样式为宋代覆盆式与清代鼓镜式混合。
殿内的释迦牟尼木雕像十分高大,粗略估计都有二十多米高,人在其下方显得格外渺小。
抬头仰望,不仅能看见释迦牟尼神像悲悯的五官,更能看见大殿上方五彩的画栋,描着金色的莲花、云纹等式样。
宁墨轻轻叹了口气。禅隐寺的确因为避世不出,很多建筑结构和古迹得以保留。
可在风波之中,这一切还是会遭到破坏。眼前的雕像,会被狂热的人们劈成小块,带有金漆的部分被拿去倒卖,佛像的香樟木块则被当成柴禾。
至于整个古寺,也在风波中几乎被破坏成了断壁残垣。如今她能看见的大部分的结构,在那时都会被拆得破破烂烂。
整个古寺里的文物典籍被有心者倒卖,无心者烧光。
传承了近千年的文明瑰宝,就那么毁于一旦...
可宁墨不觉得是因为原主他们勘察到这里,并开展调研和记录的缘故。
就算没有原主他们过来,到那个时期,自然会有狂热分子找到这里,到那时候,就连唯一能知道山寺原貌的人都没有了...
宁墨叹了一口气,关于几年后的事情,她还没想好要怎么应对。
如今,只能先将眼下的工作做好。宁墨将大殿内的结构拆分,画了好几张结构示意图,又针对大殿的情况,详细绘制了一张平面图。
至于大殿各处的数据,宁墨也都一一测量,记录了下来。至于高度厚度等一些需要精细测量的数据,则是由857先测量大概。
毕竟身为一个成熟的系统,哪怕857测量的数据再粗略,也比人工没有更精细仪器的情况下测量得更准确。
宁墨工作的时候,大殿堂里一位僧人一直低头抄经,石灰石抬头看宁墨一眼,发现她并没有任何逾矩的行为,便也随她去了。
宁墨将大殿内的工作做完,见其他几人没有别的通知,料想韩主任这会儿应该在和住持沟通,便跪坐在僧人旁边的蒲团上,打量着一旁的僧人。
正在埋头抄经书的僧人年纪也不是很大,嘴唇上方还有些隐约的青色,他垂下的脑袋上方可见9个灰色的戒疤。
察觉到宁墨的视线,僧人有些不好意思,抬起头对着宁墨施了个礼,倒没有念佛号。
宁墨看着他的脸庞,棱角分明,只是五官处依稀可见稚嫩,推断他大概还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小师父,你出家有多久了?”
小和尚愣了一下,他久在山中,平日里师兄弟都是称呼他的法号,山中日月长,他想了想,才回答倒:
“有一年了。”
农家的孩子,若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不会将孩子送上山来,过这么清苦的日子。
可想想现如今的年份,虽然她们身处南方,可也受到多雨和洪涝的影响,收成减少了许多,只是她们这地方的主食多样化一些,这才侥幸赴度日罢了。
“在这山上习惯吗?”
小和尚点了点头,脑袋再次垂下去,眉目无波地抄写那卷经书,他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