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阳江造船厂
李仁爱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章 阳江造船厂,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李仁爱橘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862 年,汉国在国王李东的带领下,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的实力,李东与总理王安、工业部长陈端商议,决定在粤省阳江建立一座现代化的造船厂。
在汉国王宫的议事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李东坐在王座之上,目光坚定地看着王安和陈端。“二位爱卿,如今汉国日益强盛,但在海洋领域的发展仍有不足。朕认为,在粤省阳江建立一座造船厂,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
王安微微颔首,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造船厂的建立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国家的海军实力,同时也能促进贸易的发展。粤省阳江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建立造船厂的良好条件。”
陈端接着说道:“陛下,建立造船厂需要大量的技术、设备和工程师。我们可以向大明帝国寻求帮助,他们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李东点头表示赞同:“好,那就派人前往大明帝国,请求他们提供技术设备和工程师的支持。同时,我们也要积极筹备造船厂的建设事宜。”
很快,汉国的使者便前往大明帝国。大明帝国皇帝李争得知汉国的请求后,欣然应允。他深知汉国的发展对于整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有着重要意义,于是下令派遣一批优秀的工程师和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持汉国建立造船厂。
在得到大明帝国的支持后,汉国立即着手在阳江进行造船厂的建设。陈端亲自担任造船厂建设的负责人,他带领着一群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工匠和技术人员,开始了艰苦的建设历程。
阳江地处粤省南部,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条件。陈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精心规划造船厂的布局。他将造船厂分为多个区域,包括船坞区、加工区、装配区和仓储区等,以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和顺畅。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地形的复杂性,阳江的海岸线多为礁石和浅滩,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工程师们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工程设备,精心设计填海方案,确保造船厂的地基稳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