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方案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7章 方案,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用半天的时间陪陪孩子,伺候一下媳妇儿,礼拜天张铁军就开始工作了。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也就没有什么礼拜天不礼拜天的了,随时都可以休息,随时都要工作。
这一趟出去的报告都要亲自写,还有一些附带着的想法和建议什么的。
还有全国县级地区的情况汇总也整理差不多了,他也要写一份分析一起交上去。
还有工业船舶,农业农村,金融经济,六月份了,都要进行半年总结,好在这几块有秦哥带着秘书室做前期工作。
不过到也没什么,现在有电脑了,打字比手写快多了,还没有那么累,改也方便。
他在这边噼里啪啦的打字,几个孩子就挤在他办公室里玩儿,主打一个陪伴。
小孩子最幸福,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饿了就要吃的,渴了有人给水,几个小家伙凑到一起一个娃娃一个小车就能嘻嘻哈哈的玩上半天。
乐乐的性格有点像张铁军,适合做事,一个遥控汽车就能围着院子开一天,就为了全程不撞车能走出来直线儿。
妞妞心思重也比较敏感,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善良,是妥妥的夸夸帮。
豆豆,豆豆现在就知道跟在哥哥姐姐身边傻乐。啥也不是。
相对于这会儿孤孤单单天天被锁在家里的独生子女,几个孩子真的算是相当幸福了,有陪伴也有撒欢的地方给他们玩儿。
而且玩的内容还丰富,抠土和泥爬树揪花找蚂蚁捏虫子追小鸟骑大狗盘小猫,还能跟着大人种地浇水体验收获的乐趣儿。
小日子过的简直比张铁军小的时候更热闹,张铁军小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娃娃和玩具,还遥控?电动都不敢想,有个手推的都能乐三年。
张铁军从小到大就什么玩具都没有过,是什么都没有。
九六年这个时候,城里绝大部分孩子就已经都是独生子女了,有证的,凭着独生子女证可以享受一些福利待遇还有补贴。
而且,城里的邻里关系也在崩溃,除了一些老小区以外,已经过上了后世那种一关门与世隔绝的生活。
别说楼上楼下,对门都不认识。
当然,平房舍宅那种地方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不过随着城市的改造建设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张铁军写了一会儿,坐在那活动活动脖子休息一下,扭头看着三个孩子在那给一辆电动汽车包小被子哄觉觉……这是什么鬼?
这就是男娃和女娃一起玩儿,互相妥协的结果?
还真是,就挺童真的。
看到爸爸看过来,小妞妞竖起手指挡在嘴前:“嘘……爸爸你别说话噢,汽车宝宝在睡觉觉了,好不容易哄睡着的。
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让睡觉觉就是不睡,就得打屁屁。”
……这是,活学活用?那个不听话得打屁屁的是谁?估计是乐乐。反正肯定不是自家宝贝闺女。
房门被慢慢推开,大狗硕大的脑袋伸了进来,小心的打量了一下,这才躲着几个孩子小心翼翼的擦着墙边溜到张铁军身边儿。
到了张铁军身边能看出来大狗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还回头往孩子们那里看了看,往张铁军的腿上靠了靠。
这是让几个孩子给祸祸的都有心理阴影了这是,也是难为大狗了。还不能反抗。
狗和猫这种小东西对孩子的容忍度比亲生爸妈都高,这是锁在它们基因里面的东西。
张铁军撸了撸狗头。
这大狗长的,看这一米高的大身板子,火锅都能吃三顿,大爪子一瞅就有力量,一天吃的好睡的好,皮毛光滑水亮的。
张铁军感觉它这大脑袋和自己的也不相上下了,难怪这么聪明。
大狗很享受张铁军的抚摸,把个大头往张铁军腿上一放,智慧的大眼睛里全是依赖和幸福。
这一走俩月,估计大狗是家里最想念他的了,人可能偶尔想一会儿,狗狗不会,因为你就是它的全世界。
张铁军记着原来姥姥家里的那条大白狗,每次妈妈一走它就吃不下饭,天天到路边往火车站那个方向看着一动不动,眼瞅着就削瘦下去。
那个时候他不懂,看白狗不吃东西还会骂几句。
现在懂了,可那条大白狗早就已经不在了,不知道它临死的时候都是在想些什么。
狗频死的时候会和家里的人和物告别,然后找一个没人注意的时候独自离开,静悄悄的死在自己选好的地方,默默的离开这个世界。
姥姥家的大白狗是死在西山岭口上面的,站在那里能远远的看到山那边脚下大河边上的火车站。
它盼了好几年,直到死也没能再看到张妈一眼。
那几年闹饥荒,张铁军和弟弟也小,张妈有好几年都没有回老家,后来张妈回去的时候一个人坐在院子大门口哭了好半天。
从那以后老张家屋里就没有断过狗,张妈像养孩子一样养着它们。
后来,张爸张妈都八十多了,张妈还在每天走一里多地去喂一大群流浪狗,给它们洗澡,为了它们连旅游都不去。
呜~~。大狗好像感觉到了张铁军的心思,冲着他呜咽了一声。
张铁军就笑起来,使劲揉了揉它的大脑袋,把个大脸捧起来顶了顶脑门。
就这么温馨的到了中午。
吃过午饭,孩子们跟着妈妈去午睡,张铁军给自己沏了杯咖啡坐到回廊里看着雨中院子里的花圃发呆。
大狗就盘在他的脚边陪着他。
<img src=\"\" img-width=\"350\" img-height=\"233\" alt=\/>
松果菊
今年一号院里四畦花圃里从大门到里面种的是松果菊,唐松草,百合和无尽夏,四种花的味道都不大,但都是那么的灿烂热烈。
<img src=\"\" img-width=\"350\" img-height=\"350\" alt=\/>
百合花
<img src=\"\" img-width=\"350\" img-height=\"233\" alt=\/>
无尽夏(绣球)
就是在连绵的雨中都有些略显憔悴,它们向往太阳。
咖啡的热气缓缓升腾。太喜欢这种日子了,就这么一直到老就好,安安静静的,平平淡淡的。
可惜平淡很快就被打破了。
连文礼来了。
好家伙几个月不见,这一脸的胡子啊,要不是身上那身笔挺的侧开气高级西装,就和流浪汉的形象更接近一些。
连文礼不是一个人来的,几个公司在京城主事的都过来了,还有王万达和几个生面孔。
张铁军看了看一脸‘媚笑’的连文礼这张长在胡子上的脸:“我问你个事儿呗?”
“问呗,和我客气啥?”连文礼拢了拢胡子。
“就你现在这形象,回家了嫂子让你亲不?”
边上几个人都笑起来,连文礼也笑:“靠,死孩崽子,要不是看你是老板我非得给你几下子。我这怎么了?不帅呀?”
“别人是脸上长胡子,你这是胡子上长了一张脸,还真没看出来哪个地方帅了。”
张铁军站起来,端起咖啡杯:“你们怎么凑到一起来了?算了,走,去五号院坐吧,这边搁不下。”
“凉了就别喝了,”连文礼看了看杯里的咖啡:“又不是没有,至于这么节省不?”
“不节省怎么办?也没见你什么时候送我点儿。”张铁军把咖啡一口闷掉,把杯子放到廊凳上:“走吧,屋里都睡着呢。”
连文礼打了个哈欠:“我也想睡,唉,没遇着好老板,不敢睡呀。”
“王叔。”张铁军不稀得搭理连文礼,伸手和王万达握了握:“这几位是?”
“这是小林,林主任。”王万达给张铁军介绍了一下。这几位是海南的,海南省处置积压地产工作小组。
这会儿就有这么个小组了吗?
“你们好。”张铁军一边握手一边纳闷儿。没听说呀,他记着这个专门处理烂尾楼的小组是零几年才成立的。
“张委员好,我是林克昌,这是我几位同事。”林主任略微有些激动的和张铁军握手。
没得办法,海南八八年才建省,原来他们还都是科级地方干部,了不得是个处级,然后陡然而富。
一下子都成了副省正厅的,底蕴难免略显不足。心态跟不上来。
这也是为什么别的省,领导大多都是坐地户,而海南基本上都是从外面调过来的。
“走吧,一路辛苦了,到我办公室坐坐。”
张铁军带着一群人出来拐去了五号院到接待室,叫服务人员过来泡茶煮咖啡。
有了外人,自家的事儿就得押后处理了,张铁军把老王和海南众人拉到自己边上坐下,先听他们是要说点啥。
其实也没啥,就是烂尾楼和半拉子项目还有闲置土地呗。还能是啥?
上次在成都张铁军和老王说他不如就去试试接手海南的这些工程,老王就真去了一趟,和海南那边接触了一下。
这个处置小组也就是这么应急成立的,刚刚成立,成员由海南省各相关省直单位抽调,建设,规划,工商税务,环保,公安。
没有银行人员到是有点奇怪,这些烂掉的项目可以说全是烂在银行手里头的。
老王去了海南以后,去了海口和三亚这两座重点城市。这哥俩烂尾项目最多。而且原来海南就这么两个地级市是比较像样的城市。
省里一听,哎呀我靠,有人来盘算这些烂尾楼了,再一听,这里面还有张铁军的意思。
那不得抓住喽?于是火速成立了这么个小组,并搭着老王就来了京城。其实他们早就到了,一直在等张铁军回来。
“其实这个问题真要是处理起来也并不难。”张铁军不敢喝咖啡了,端着杯荞麦茶。这玩艺儿暖胃。
“那是张委员您高瞻远瞩,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千难万难的事情了,我们这次过来就是麻烦张委员您指导的。”
张铁军要说也当了几年领导了,权力还不算小,可这高瞻远瞩四个字还是头回听人家往自己身上说,就感觉身上都麻起来了。
以前除了上学的时候写作文写演讲稿,他还真就没在现实里用过这个词儿,真麻,这效果比他头回听四川人说安逸,听河南人说销魂还要严重。
书面用语一旦发生在了现实里,那种感觉太复杂了,肉麻的不要不要的。
这就像不少小说的作者不会说人话,主角一口一个母亲,一口一个小子……能看下去的都是英雄好汉。
赶紧制止住。
张铁军抽了抽脸:“咱们好好说话好吧?这些词儿就别乱用了。”
连文礼他们在一边都笑起来,老王也笑:“铁军,我过去溜达了两圈,走了不少地方,太烂了,到处都是大坑都成了水泡子了。
感觉……”他抓了抓头皮:“这个情况挺严重的,而且和城市发展和地区经济严重不搭嘎,偏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