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碑铭春秋:墓志铭的人格重塑,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石无言记沧桑,朱砂浸血字生光。生前身后谁执笔?留与东风论短长。”
无字碑上写春秋
唐神龙元年冬,乾陵朱雀门前,一方无字巨碑默对苍穹。上官婉儿奉旨监造此碑时,曾问病榻上的武则天:“陛下千秋功业,碑文当如何着墨?”女帝闭目轻笑:“留白处自有风雨。”她深知,那些被权力撕碎的面具、被鲜血染红的往事,终将在时光中发酵成新的传说。
千年后,宋人游师雄踏雪访碑,见碑身布满题刻:有文人感慨“女帝功过难书”,有武将怒斥“牝鸡司晨”,更有无名氏刻下“日月当空曌”。这空碑如镜,照出历代观者的心魔。《金石萃编》评此碑:“无字之字,最见乾坤。”正如《菜根谭》所言:“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韩愈笔底起惊雷
唐元和十五年,柳州罗池畔,韩愈为柳宗元撰墓志。他略去好友参与永贞革新的旧事,只写“贬谪励其文,困厄铸其魂”。刘禹锡读罢泪下:“子厚九泉有知,当叹知己。”而那些被抹去的政治污点,随韩文公的如椽大笔化作青烟。
《旧唐书》编纂者却另有计较。他们将韩愈的墓志铭删改七处,增入“结交奸佞”等语。欧阳修在《新唐书》中怒批:“修史如凿碑,最易毁人真容。”这场跨越三百年的笔墨官司,恰似《围炉夜话》所云:“生前名易污,身后名难洗。”
金石录里假面舞
宋宣和年间,李清照夫妇校勘《金石录》,发现某北魏墓志铭竟是唐人伪作。志文中“忠孝传家”的太守,实为《魏书》所载的叛将;所谓“御赐丹书铁券”,不过黄铜刷漆。赵明诚叹道:“碑铭如戏台,忠奸皆由后人扮。”《金石录后序》记此事时,笔锋隐现悲凉——那些被篡改的人生,连骸骨都成了谎言的傀儡。
更荒诞的是某江南望族的“造祖运动”。他们重金购得古墓志,将先祖名讳改刻其上,伪托南朝名臣之后。直到暴雨冲塌墓室,露出志盖内侧的唐代年号,这场闹剧方休。《癸辛杂识》讥讽:“今人作伪古人墓,不知古人亦曾伪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