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圣贤皮影戏,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道德经卷做幕布,圣贤语录当提线。演罢忠孝节义戏,后台分赃笑开颜。\"

忠义堂前戏

东京汴梁的殿帅府高悬\"精忠报国\"匾额,高俅端坐虎皮交椅,正厉声训斥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本帅整顿军纪,尔等竟敢私授武艺?\"话音未落,亲兵已将王进祖传的镔铁棍折断。三日后,王进称病辞官,高俅却在庆功宴上痛饮:\"去除了这些兵痞,禁军才算得铁板一块!\"

暗室里,军需官捧着账册谄笑:\"按太尉吩咐,空饷名额又添三百人。\"高俅蘸着朱砂在《武经总要》上批注,书页间夹着的,却是克扣军饷的密账。

画皮两重天

这般作派,恰似《水浒传》开篇的荒诞伏笔。高俅发迹前不过是个帮闲浮浪子弟,一朝得势便以\"整顿纲纪\"为名清除异己。正如他书房挂着岳飞的《满江红》,暗格里却藏着金国使者的密函——所有忠义表演,皆为遮掩见不得光的交易。

更深层的算计在禁军比武时显露。高俅特意请来翰林学士作《演武赋》,文中痛批\"武夫误国\",转头却将禁军教习权卖给山西镖局。这种\"以文制武\"的把戏,正是反向歧视的典型范式:通过贬低某个群体,合理化对其资源的掠夺。

提线傀儡术

转年元宵,高俅在鳌山灯会设\"忠义灯谜\"。有个灯谜写着\"赤心报国(打一兵器)\",谜底竟是\"钩镰枪\"——恰是前日被他贬谪的徐宁家传绝技。百姓猜谜取乐时,徐宁正典当祖传宝甲,换钱打点刑部狱卒。

这般杀人诛心的手段,与《三国演义》中曹操借粮官人头的计谋异曲同工。高俅的高明处在于将压迫娱乐化:他让书生写戏文嘲讽武将粗鄙,命画师绘《百丑图》丑化退伍老兵,甚至编童谣传唱\"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当整个社会的认知被扭曲,压迫便成了\"顺应民心\"。

灯下黑

转机出现在雁门关大捷后。游方郎中陆九霄混入庆功宴,当众献上\"金疮药\":\"此药止血有奇效,只是...\"他故意压低声音,\"需用监军府地砖下的青苔入药。\"

高俅脸色骤变——那地砖下埋着克扣的军饷。陆九霄却话锋一转:\"在下听闻太尉月前斩了贪墨军资的刘虞候,当真大快人心!\"说着呈上账本:\"这是刘虞候亲眷托我转交的,说是要揭发同党。\"

账本在众将手中传阅,越翻越是心惊:每页都盖着监军府大印,记录的却是高俅心腹的贪腐。原来陆九霄早将真账册拆散重订,掺入三成假账。待高俅察觉时,宴席已散,把柄已成满天飞的纸鸢。

戏中戏

三日后,汴梁街头出现奇景:说书人讲着新编《忠义传》,内容竟是高俅年轻时的浪荡事。更妙的是故事暗藏玄机——浪子改过自新的情节,恰好对应着近期军饷失踪案的时间线。

高俅暴跳如雷,却抓不住把柄:那话本通篇颂扬\"浪子回头金不换\"。陆九霄在茶楼笑着解释:\"这叫请君入瓮。他若禁这书,便是自认对号入座;若不禁,百姓自会看出蹊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称帝了,才告诉我父母是禁忌级?

满汉全席

洗浴城里的那些事

会做饭的武曲

魅妖诱惑,被疯批大佬们强制爱了

冰心芸芸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