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官上任
刀削面加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新官上任,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刀削面加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整个坞堡墙高五米,内外两道,四面设有角楼,内有砖瓦房间五十多间,足可以容纳一百多人住宿。
同时坞堡内部还有粮仓,武器库,杂物库以及用来救火和储水的大水缸等设施。
而在坞堡的核心区域,是秦明夫妻俩和几个骨干在住处,在其正厅之中,悬挂着一块金色的牌匾,上面赫然刻着‘武治安邦’四个大字,下面还有娄长风的留名。
为了制作这块牌匾,秦明请了县城最好的工匠,用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花费了三百两银子,才将这块鎏金牌匾做出来。
看着气派非凡的新家,秦明顿时感觉气冲云天,有了这座坞堡,他也终于过上了真正大户人家的生活,而且即便是外出的时候,也不用再担心妻子的安全问题了。
依偎在秦明身边的范娘,早已是泪光盈盈。
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崭新的门框,又抬头仰望那高耸的堡墙和威严的角楼,仿佛置身梦中。
这个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丫头,啃过野菜根,穿过补丁摞补丁的破衣,睡觉都要担心漏雨的屋顶会塌下来。
她从未敢幻想,有朝一日竟能住进这样高大、坚固、温暖的“宫殿”里。
眼前的一切——坚实的墙壁、明亮的厅堂、温暖的火炕、还有那块金光闪闪的牌匾——都美好得如此不真实,让她忍不住偷偷掐了自己一下,生怕下一秒就会从这美梦中惊醒……
当天,秦明给所有参与建设坞堡的劳工发了一两银子,这几乎相当于他们三个多月的工钱,并且宣布所有人放假,等春节过后,再来完成后续的工程。
众人领到赏钱后,纷纷对秦明千恩万谢,随后,就都眉开眼笑地离开了。
夜幕降临,坞堡大门紧闭,但核心区域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宽敞的饭厅里摆开了长长的宴席。
秦明、范娘坐在主位,村长、几位族老、赵二牛、曹豹等民壮团骨干以及骨干家眷们团团围坐。
桌上菜肴丰盛,鸡鸭鱼肉香气四溢,自酿的米酒一坛坛打开。
众人推杯换盏,大声谈笑,酒酣耳热之际,赵二牛等人更是拉着秦明划拳行令,喧嚣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这场庆功宴,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在众人带着醉意的欢声笑语中渐渐散去。
而与此同时,几十里外的县城中,整个县衙一片黑暗。
自前任知县娄长风数日前离任赴省后,这座象征着本县最高权力的建筑,仿佛瞬间被抽走了灵魂。
往日里灯火通明、衙役巡守的景象消失无踪,偌大的院落空空荡荡,只有寒风在回廊间呼啸穿行,卷起地上的枯叶。
大部分吏员和衙役在娄长风离任前已结清工钱,早早回家过年,只剩下几个无法脱身的值守衙役,裹着破旧的棉衣,缩在门房里,守着这冰冷空旷的衙门。
在后堂书房之中,闪烁着几点暗淡的烛光,一个中年男子伏在案前,看着堆积如山的账本,露出了些许的愁容。
此人正是新上任的知县肖青山。
肖青山是大周五年的举人,说起来,要比前任娄长风中举还要早上两年。
当时肖青山去吏部报道的时候,却被告知目前各地尚无实缺,让他在家等候,一旦有合适的职位,就会安排他去补缺。
然而这一等就等了足足八年时间。
因为大周的朝廷一直都被士族大家所把控,靠科举能真正得以进入官场的,是寥寥无几。
就比如候补道员数量达到数千人,而实际道员缺额却仅有寥寥几缺。
这种巨大差距让许多候补者一辈子都难以实授,对于州县级别官缺,竞争更是激烈,上万人争夺区区几个职位,仿佛是无尽黑暗中寻找微弱光亮。
直到肖青山年过四十,以为再也看不到曙光的时候,终于等到任命,来到这黑山县当一名县令。
原本肖青山雄心壮志,想要在这黑山县做出一番雄心伟业,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如今县衙的账上,只剩下一两二钱银子,各种税赋已经收到了明年年底,除此之外,县衙还欠了城中商铺高达一千六百两银子的外债,这笔钱,最终也是要肖青山来处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