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官上任
刀削面加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新官上任,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刀削面加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如此类的事情,让肖青山这个官场的新人顿感踌躇万分,昔年读过的万卷圣贤书,在这一刻,全然没有半点用武之地。
“大人……夜深了,您还没歇息呢?”
此刻门外传来了一个老者的声音。
肖青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招呼。
请师爷本是常例,但像康松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幕僚,年俸动辄数百上千两,绝非肖青山这个寒门举人出身的穷官能负担的。
他上任的路费还是靠同乡接济筹措而来。
因此,当康松主动提出愿“不计薪俸,效犬马之劳”,随他这前途未卜的新官赴任时,肖青山感动之余,也视其为唯一可依赖的心腹。
“康师爷,”肖青山指着桌上的账册,带着几分愁容说道:“你看这账上空空如也,衙门里人手也散了大半,眼看开春就要征收新税,这……这如何是好?连下乡催税的差役都凑不齐啊!”
康松走到案前,就着微弱的烛光扫了一眼账目,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反而露出一丝早有所料的平静微笑:“大人莫慌。按着官场的老规矩,您初来乍到,首要之事并非征税办公,而是‘拜码头’。”
“拜码头?”肖青山皱眉。
“正是。”康松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地说,“上任伊始,您需得备好名帖,亲自去拜会本县那些有头有脸的乡绅士绅。他们收到您的帖子,自然会回拜。如此礼数周全后,您才好在衙门口贴出告示,宣布正式视事。这是地方上任的规矩,省不得。”
“那依师爷看,这黑山县,有哪几位是必须拜会的‘头面人物’?”
“据我这两日的了解,当前黑山县有五大家族,分别是郭、钱、孙、刘、何五家,他们掌控着本县粮,盐,布,茶以及酒肆的生意,资产甚是丰厚……”
康松顿了顿,接着说道:“只要能与这五家搞好关系,让他们点头认可大人,那么日后征收税赋、摊派徭役这些繁难之事,这些大户自会出面协助,事半功倍。大人您的位置,也就安稳了。”
“让利什么?”
“这互利互惠,本是官绅相处的常理。譬如,他们的田产商铺,该纳的税赋、该服的徭役,大人不妨睁只眼闭只眼,或象征性地收一点,或找个由头予以豁免。再有,若他们族中子弟、商铺伙计与人起了争执诉讼,大人审案时,也需多加体谅,有所偏袒。如此,方能换来他们的鼎力相助。……”
“什么?!”
肖青山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声音不由得提高,“照你这么说,这赋税徭役的重担,最终岂不是全都压到了无权无势的贫苦百姓身上?而且,他们若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本官身为朝廷命官,竟也不能追究了?”
肖青山来黑山县,原本是满怀雄心,立志做一个流芳千古的清官的。
但不曾想,当他真正坐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才发现面临的局面和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
“咱们初来此地,倘若没有通天的本事,就只能暂时仰人鼻息。”
康松看着肖青山脸上那混杂着震惊、愤怒与理想破灭的神情,心中暗叹一声书生迂阔,随即说道:
“正所谓皇权不下县,下面的乡镇村,本就是咱们无法触及的底层……要我说,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和这些乡绅大户私下多多合作,多与他们一些方便,这三年的油水,足够您日后享用不尽了。何必非得去捅那马蜂窝,自寻烦恼?”
康松话说得很明白了,那就是肖青山这个县太爷,在任期间赚点钱可以,其他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康松之前辅佐过两任的知县,都是通过和当地乡绅勾结,赚到了不少的银子。
作为一个师爷,他本身没什么大的抱负,只要能帮着雇主赚到钱,就算在其位尽其职了。
至于什么两袖清风,一心为民,那纯粹是扯淡,既不聪明,也不现实。
“我肖青山虽只是七品知县,好歹也是朝廷钦命的命官,代表的是王法纲纪!岂能与他们沆瀣一气,枉法营私?难道除了依附这些豪绅,向他们低头乞怜,就再无他法筹得银钱,支撑这县衙运转不成?”
说到底,这肖青山只是个思想有些迂腐的读书人,他内心还是有些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也不甘心做这些乡绅的提线木偶。
“除非大人有通天的背景,或者手握兵权……若有强兵在手,令行禁止,那自然能在这黑山县推行您的意志,做您想做的事。否则……”
康松眉头一挑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