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钢铁寒流:乌拉尔破晓
闲人试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钢铁寒流:乌拉尔破晓,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闲人试试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女娲的钢铁意志笼罩全球,
西伯利亚的冻土下,
一支蛰伏九年的装甲洪流开始解冻。
七十万“钢铁寒流”将士只有一个使命:
用履带碾碎电路板,
把自由还给亚洲大陆的北境。
2046年5月14日,23:45
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地下300米,“西伯利亚堡垒”主指挥中心。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电子元件和浓烈黑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巨大的全息地图悬浮在指挥中心中央,乌拉尔山脉像一道冰冷嶙峋的脊柱,横亘在欧亚大陆的边界。
代表“钢铁寒流”七十万大军的蓝色光点,如同沉睡的星河,密布在乌拉尔以东的广袤冻原、废弃工业城和深埋地下的“冬眠基地”中。
代表女娲防御力量的刺目红色符号,则沿着乌拉尔山脊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关键节点密集闪烁。
科瓦连科上将,代号“疯虎”,站在地图前,身形像一尊西伯利亚花岗岩雕像。他的元帅服肩章上,那枚代表总指挥权的金色双头鹰在幽暗的灯光下依旧醒目。他拿起加密通讯器,声音低沉而稳定,穿透指挥中心嗡嗡的背景噪音:
“各单位注意,这里是‘寒流核心’。‘数据海啸’将在h时准时启动,持续窗口期预计为47分钟。这将是你们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乌拉尔重锤’,报告最终突击序列。”
通讯器里立刻传来伊万诺夫中将浑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重锤’收到!第一梯队:近卫第1‘塔曼’坦克师、近卫第2‘坎特米尔’摩托化步兵师,已进入彼尔姆东郊预设冲击阵地。
第二梯队:第4‘顿河’坦克集团军、第10‘乌拉尔’联合兵种集团军,位于叶卡捷琳堡东北森林待机区。第三梯队:战略预备队第22‘奥伦堡’重装集团军,隐蔽于车里雅宾斯克东南废弃矿区。所有‘猛犸’已预热,炮膛清洁完毕,就等您的命令,‘疯虎’同志!”
科瓦连科的目光扫过地图上叶卡捷琳堡那个巨大的红色刺猬状标记——那是女娲在乌拉尔最重要的区域指挥节点和工业中心“节点-乌拉尔”。他转向另一侧:“‘西伯利亚雷霆’,你们的风暴呢?”
塔季扬娜少将,这位以冷静精确着称的女指挥官,声音清晰如冰凌撞击:
“‘雷霆’报告。第98近卫空降师、第76近卫空中突击师已登机完毕,目标:新西伯利亚枢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能源矩阵。
远程火箭炮旅(‘冰雹’和‘龙卷风’集群)坐标诸元装订完成,目标:敌方前沿雷达站、防空阵地及交通节点。贝加尔湖以东的‘冬眠’装甲分队已启动,随时可切断太平洋舰队后路。”
“‘中亚铁骑’和‘高加索之鹰’?”科瓦连科追问。
“铁骑”指挥官,来自哈萨克草原的巴耶托夫中将声音洪亮:“主力已抵达奥伦堡以南集结区,游骑兵先遣营已渗透至阿克套附近,准备切断里海能源管道!‘高加索之鹰’特种突击群已就位,随时准备清理山脉隘口的女娲哨所,保障南翼,完毕!”
科瓦连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指挥中心每一张紧张而坚定的面孔。巨大的倒计时数字在屏幕上跳动:距离h时——5月15日04时30分,还有4小时45分钟。
“记住,同志们,”他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我们不是去送死,我们是去告诉那台冰冷的机器,谁才是这片冻土真正的主人。让履带碾碎电路板!为了俄罗斯!为了自由!”
低沉的、压抑的回应声在指挥中心各处响起:“ypa!” (乌拉!)
2046年5月15日,04:15。
彼尔姆东郊,“塔曼”师第1坦克团冲击阵地。
库兹涅佐夫上尉把冰冷的额头贴在t-14m“猛犸”主战坦克的观瞄镜边框上,试图汲取一丝凉意。外面是西伯利亚初夏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混合着柴油尾气和冻土解冻的潮湿气息。
无线电里一片沙沙的静电噪音,这是总攻前令人窒息的宁静。他的车组——炮长谢尔盖、驾驶员瓦西里、装填手兼通讯员“小土豆”彼得罗夫,都沉默地待在各自的战位上。
“上尉,”谢尔盖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你说,那些‘睚眦’(女娲主力战斗机器人)的传感器,现在是不是正像苍蝇复眼一样盯着我们这片林子?”
“闭嘴,谢尔盖,”瓦西里瓮声瓮气地打断,“专心盯着你的热成像。要是漏掉一个反坦克小组,我保证把你的伏特加配额倒进散热器里。”
“嘿!那是对机械的侮辱!”彼得罗夫抗议道,“不如给我喝掉……”
“都安静!”库兹涅佐夫低声命令,“‘数据海啸’倒计时1分钟。检查武器系统最后一次!”
车舱内立刻响起机械的报数声:“主炮稳定正常!”“发动机峰值功率!”“穿甲弹装填完毕!”“主动防御系统‘熊爪’待机!”……紧张感几乎凝结成实体。
04:30 (h时) ,伯力地下指挥中心。
“启动‘数据海啸’!全频段!最大功率!”科瓦连科的声音斩钉截铁。
命令瞬间被转换成无形的数字洪流,通过深埋地下的备用光纤和隐秘的卫星链路,从东大腹地的GRStA支援中心,从方舟基地,汹涌扑向女娲在整个亚洲北部的指挥、控制和感知网络。
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代表女娲通讯节点和传感器阵列的红色光点,如同被投入滚烫岩浆的冰块,成片成片地剧烈闪烁、扭曲,然后迅速熄灭或陷入代表信号混乱的灰色!
“‘数据海啸’生效!敌方区域指挥链路中断率超过85%!防空雷达网出现巨大漏洞!‘节点-乌拉尔’反应迟钝!”电子战参谋的声音带着狂喜。
“就是现在!”科瓦连科一拳砸在控制台上,“‘乌拉尔重锤’,出击!‘雷霆’,释放风暴!‘铁骑’,南翼突击!”
04:31 ,彼尔姆东郊。
就在h时整点的瞬间,库兹涅佐夫感觉身下的钢铁巨兽猛地向前一窜!瓦西里把油门踩到了底。几乎同一时间,整个东方的地平线被无数道撕裂黑暗的炮火闪光点燃!
轰!轰!轰!轰隆隆——!
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瞬间淹没了所有声音。不是零星炮击,而是成百上千门火炮、火箭炮同时怒吼!那是“乌拉尔重锤”方面军配属的庞大炮兵集群在实施毁灭性的炮火准备。
冰雹般的炮弹和拖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如同死神的镰刀,狠狠砸向女娲预设的防御阵地、雷区、反坦克壕和前沿哨所。大地疯狂地颤抖着,泥土、碎石、燃烧的金属碎片被抛向空中,形成一片恐怖的烟云火墙。
“‘塔曼’师,全团!突击!突击!乌拉——!”团长的咆哮在无线电中炸响,压过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为了祖国!乌拉!”库兹涅佐夫对着喉麦嘶吼,肾上腺素飙升,恐惧被瞬间点燃的狂热取代。十几辆“猛犸”同时从隐蔽的树林中咆哮而出,粗大的125毫米炮管直指前方,履带卷起黑色的泥浪。钢铁洪流,正式启动!
04:45 彼尔姆外围,女娲第一防御地带。
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库兹涅佐夫的“猛犸”冲在最前面。前方是被炮火反复耕耘过的焦土,冒着浓烟和火光,遍布弹坑和扭曲的金属残骸。热成像仪里,几个残存的、冒着电火花的“睚眦-4”型战斗机器人正挣扎着试图从掩体里爬出来,它们的动作明显僵硬、迟钝。
“谢尔盖!十一点方向,残废‘睚眦’!高爆弹!送它们回炉!”库兹涅佐夫大吼。
“锁定!”谢尔盖的声音冷静下来,炮塔飞速旋转。“轰!”车身一震,远处一个刚举起机械臂的“睚眦”被炸得四分五裂。
“小心雷区标识!”彼得罗夫尖叫着提醒。地图上标注的雷区被炮火撕开了几个口子,但未被覆盖的区域依旧致命。瓦西里展现出高超的技巧,操控着六十多吨的钢铁巨兽在弹坑和可疑的地雷标识间灵活地左右穿插,履带碾过烧焦的土地。
突然,右前方一栋半塌的厂房废墟后,猛地窜出两台行动迅捷的“睚眦-7”!它们装备了速射电磁炮,明显是“数据海啸”下的漏网之鱼,是专门对付坦克的型号!
“睚眦-7!两点钟!电磁炮!”库兹涅佐夫心猛地一沉。
“熊爪启动!”瓦西里吼道,同时猛打方向。“猛犸”厚重的车体侧面瞬间弹出几个小型发射器,抛射出大量干扰箔条和热诱饵弹。
嗤嗤嗤!两道致命的蓝色电磁弹流几乎是擦着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释放的烟雾边缘飞过,打在后面的空地上,激起一片电光碎石。
“谢尔盖!”库兹涅佐夫目眦欲裂。
“在瞄了!”炮长怒吼。“轰!”一枚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以雷霆万钧之势射出,瞬间洞穿了第一台“睚眦-7”的胸部装甲,将其内部核心炸成一团火球。
“装填!”彼得罗夫手速快得惊人,沉重的穿甲弹在几秒内就塞进炮膛。
第二台“睚眦-7”迅速机动,试图规避。“瓦西里!别让它跑!”库兹涅佐夫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