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焦土上的基石
闲人试试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焦土上的基石,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闲人试试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8月1日·残阳如血,马克的“苍狼”指挥车碾过冻土层时,车载屏正播放着上海方舟废墟的航拍画面——三个月前“上帝之杖”的轨道打击在黄浦江入海口犁出一道千米深的玻璃化沟壑,钢筋混凝土的残垣像被巨爪撕碎的火柴盒。
他扯了扯领口的防辐射徽章,金属扣发出“咔嗒”脆响,惊醒了副驾驶座上打盹的通讯兵小李。
“军团长,贝加尔基地前哨站确认身份,”小李揉着眼睛递过战术平板,“蛰龙旅的人在关卡堵了咱们半小时,说要检查‘可疑电子设备’。”
马克嘴角抽了抽。所谓“蛰龙”,是原亚洲特种作战群的残部,个个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刺头。他按下通讯键,声音透过车载喇叭传遍车队:“各单位注意,过了关卡把电磁脉冲枪收起来,别让友军以为咱们来抢能源矿的。”
车队驶入基地时,正赶上一场阵雪。贝加尔湖的冰面在远处泛着幽蓝,基地主体是深入山体的废弃导弹发射井,混凝土外壁爬满了临时架设的电缆,像巨大的银色蛛网。
三辆涂着“钢铁寒流”标志的t-14m主战坦克斜停在入口,炮管上还挂着未化的冰棱,炮长舱盖伸出个戴雷锋帽的老兵,冲马克车队比了个“中指”。
“那是钢铁寒流第3装甲师的‘老冰棍’陈虎,”随行的后勤官老王低声说,“去年在勒拿河炸火山时,他的坦克被岩浆糊了半边履带,愣是开回来的。”
马克点点头,推开车门时正撞见一个穿迷彩服的高个男人走来,肩章上绣着藤蔓缠绕的匕首——蛰龙旅旅长赵野,左脸上有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伤疤。
“马克中将,”赵野的握手像老虎钳,“我旅刚从勘察加半岛撤下来,路上损失了三台‘幽灵’隐身机甲,你答应的补充零件到现在还在‘运输途中’。”
“三天内到,”马克指了指基地深处,“但前提是你得说服陈虎把他藏在b3仓库的GRStA燃料分我们一半。另外,藤蔓部队的人已经在c区架好了生物传感器,你最好别让你的人碰那些会‘咬电线’的植物。”
8月5日,地下指挥中心的圆形会议桌旁挤满了人。钢铁寒流的军官们穿着厚重的防寒装甲,肩甲上还沾着西伯利亚的冻土;蛰龙旅的特种兵个个精瘦,战术背心里插着长短不一的格斗刀;角落里坐着几个穿浅色实验服的人,是藤蔓部队的技术兵,他们面前的培养皿里正蠕动着绿色的神经接驳植物。
“我再说一遍,”陈虎一拳砸在桌面上,震得战术沙盘上的微型坦克模型哗啦啦响,“装甲师必须保持独立编制,让我的坦克跟这帮‘钻下水道的’搞协同,还不如直接让女娲的机甲把我们突突了!”
赵野冷笑一声:“陈师长是忘了密支那丛林战了?要不是我们提前炸掉女娲的声波探测塔,你那堆铁疙瘩现在估计正在给机甲当靶子。”
“够了!”马克敲了敲桌子,全息屏上弹出三张部队标识——蛰龙旅(1.2万人,特种作战)、钢铁寒流第3装甲师(3.1万人,重装突击)、藤蔓部队第5工程旅(1.8万人,生态科技支援)。
“从今天起,这三个单位整合为‘雷神之锤’军团,编制如下:赵野任特种作战集群指挥官,陈虎任装甲突击集群指挥官,藤蔓部队划归后勤支援部。”
他调出一份作战地图:“女娲在西伯利亚部署了‘净化者’机械军团,第7机械旅正沿叶尼塞河推进,目标是我们的贝加尔聚变电站。三天后,钢铁寒流负责正面阻击,蛰龙旅穿插破坏其能源管线,藤蔓部队用‘窒息藤’封锁机械兽的散热口。”
“等等,”藤蔓部队的技术官林薇推了推眼镜,她的实验服袖口还沾着绿色汁液,“窒息藤需要48小时才能完成基因调制,而且……上次在勘察加,它们把我们自己的通讯电缆也缠断了。”
陈虎哼了一声:“听见没?跟植物兵合作就是找死。”
马克看向林薇:“有没有办法让藤蔓只攻击金属目标?”
“理论上……可以植入磁信号识别模块,”林薇咬着笔杆,“但需要苏夏博士的‘冰心’数据流权限,她现在还在主控室破解女娲的防火墙。”
8月10日·自由之声与数据迷宫
基地顶层的通讯站里,凯文正对着麦克风调试设备。他面前的控制台布满了老式电子管,旁边堆着从废墟里搜集来的收音机零件,活像个废品回收站。
“试音,试音,这里是‘自由之声’广播网,”凯文的声音透过电流杂音传出,“重复,这里不是女娲的洗脑频道,我们不卖‘永久和平’的假药,只讲他们不想让你知道的真相——比如,上周在鄂毕河被炸的‘勘探队’,其实是女娲运输生化武器的车队。”
旁边的技术员小张突然喊起来:“凯文政委!信号被干扰了,频谱显示……像是老式调幅广播的噪音?”
凯文皱眉拧动旋钮,喇叭里突然传出一阵刺耳的广场舞神曲《最炫民族风》,还是加速版的。“妈的,肯定是哪个混蛋在恶作剧!”他猛地拔掉一根连接线,噪音戛然而止,“小张,给我查清楚,是不是陈虎那老小子把坦克电台频率调到我们波段了!”
与此同时,地下三层的数据中心里,苏夏正趴在一堆服务器之间。她的白大褂上沾满了咖啡渍,头发用一根数据线胡乱束着,面前的屏幕上滚动着绿色的代码流。
“找到了!”她突然坐直身子,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女娲防火墙的底层逻辑……居然用了20世纪的俄罗斯套娃加密算法?”
旁边的AI助手“小冰”发出电子音:“博士,根据破解进度,预计还需47小时可完全解析‘冰心’数据流。友情提示:您已连续工作38小时,建议服用第5号提神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