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2集:品牌定位与规划,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阳光依旧斜斜地洒进车间,玻璃在光线下折射出斑斓色彩。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调研报告,目光落在封面上那几个字:“品牌定位与规划——初步思路”。他轻轻叹了口气,嘴角却浮起一丝笑意。
“这事儿,总算迈出第二步了。”
昨天会议结束后,整个厂区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新能量。市场部的小李已经出发去上课了,财务那边也批下了预算。现在,轮到他亲自来理清方向了。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客户反馈、竞品资料和团队讨论要点。这些信息像是一块拼图,虽然还缺了几片,但大致轮廓已经显现出来。
“先从最基础的做起。”他说着,拿起电话,“喂,销售部吗?我这边需要调取最近三个月的主要客户反馈报告。”
对方沉默了一下:“这个……得找主管签字才行,电脑有权限限制。”
刘好仃早料到这一关卡,语气平稳地说:“你跟张主管说,是厂长特批的,用于品牌建设。”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挂断前补了一句:“等会儿我去拿纸质版给你送过去。”
放下电话,刘好仃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出神。他知道,要真正把品牌这件事落地,得先摸清楚客户到底想要什么,竞争对手都在做什么,还有自己能提供什么。
不一会儿,敲门声响起。
“刘哥,这是你要的反馈汇总表。”一个年轻人递上一沓打印纸,“主管让我亲手交给你。”
刘好仃接过,翻了两页,果然看到一条条真实的客户评价。有表扬的,也有批评的,更有不少建议。他仔细浏览,突然注意到其中一条:
【某国客户】:“产品性能稳定,包装也很用心,但希望下次能在每箱外贴上更清晰的品牌标识,方便我们内部管理。”
他心里一动,把这句话用红笔圈了出来。
接下来几天,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调研工作。他们整理了近三年的出口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客户的偏好,还比对了三家主要竞争对手的品牌宣传内容。
“这几家都走的是高端路线。”一位质检员一边翻译资料一边说,“不过他们的LoGo设计挺简洁的,特别是这家,用了一个‘GreenGlass’的名字,主打环保理念。”
刘好仃点了点头,在本子上写下关键词:环保、简洁、国际感。
“咱们呢?”他问身边的人,“你觉得我们的优势在哪?”
“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有竞争力。”有人回答。
“没错。”刘好仃合上本子,“但我们能不能再加点别的?比如深圳本地的工艺特色?或者中国制造的独特价值?”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思考。
“其实,”一个年轻员工忽然开口,“我觉得我们可以打‘中国制造+深圳工艺’的概念。很多国外客户对我们产品的第一印象就是‘做工精细’,而深圳又是全国制造业的标杆城市之一。”
刘好仃眼前一亮,把这个想法记了下来。
到了周五下午,会议室终于腾出来了。原本安排的技能培训被拆分成两场,错开了时间。大家陆续进来,围着桌子坐下,桌上已经贴满了各种便签纸,上面写着客户反馈、产品特点、品牌关键词。
“好了各位。”刘好仃站起身,拍了拍手,“今天不是汇报会,是头脑风暴。我们要做的,是给咱们的产品,找一个能让世界记住的名字。”
有人笑了:“刘哥,这任务可不小啊。”
“小不了。”刘好仃点头,“但也不是天上摘星星,咱们一步步来。”
他打开投影仪,第一页是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