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集:培训计划制定,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阳光从窗外斜斜地洒进来,照在刘好仃的笔记本封面上。他刚整理完上一阶段的问卷和座谈记录,手边还堆着几摞纸——有的卷了边,有的被茶水渍染黄了一角。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
“数据得理清楚。”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支笔,在第一张表格上画了个圈,“不然培训内容跑偏了,大家白忙一场。”
助理小张站在桌边,手里拿着两个U盘:“刘哥,电子版的数据也整理好了,但格式不太统一,有些是Excel,有些是word,还有几个车间用的是手写扫描件……”
刘好仃笑了笑:“那就先人工归类吧。按车间、工种分门别类,咱们先把基础打牢。”
说干就干,两人搬来几张桌子,把所有资料摊开,像拼图一样一张张摆好。小张负责输入电子表格,刘好仃则在一旁分类标记。偶尔遇到某份问卷上的字迹太潦草,他就皱起眉头念叨一句:“这写字跟蜘蛛爬似的,谁写的?”
“可能是老李头。”小张偷笑,“他填表的时候我正好路过,一手握笔一手拿眼镜,看得我直想帮他写。”
刘好仃摇头:“那得给他配个语音录入设备才对。”
两人一边归类一边笑,气氛轻松了不少。可随着工作推进,一些隐藏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比如,不同班组对“基础技能”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觉得玻璃切割就是最核心的,有的却认为熔炉操作才是关键。
“得统一标准。”刘好仃决定召集各班组长开会,不能让培训内容变成‘萝卜炖萝卜’,没重点也没方向。
会议当天,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有老面孔,也有新来的年轻人。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记号笔,语气不急不缓:“咱们这次培训,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也不是搞形式主义,是要真正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
他顿了顿,扫视一圈,继续说道:“大家都提到了一个问题:操作不够规范,设备使用不熟练。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玻璃切割精度控制,这个是所有操作岗都必须掌握的内容。”
有人点头,也有人皱眉。一位中年班长忍不住开口:“可我们这边还有不少特殊工艺岗位,光学基础操作够吗?”
“当然不够。”刘好仃笑了笑,“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制定更细化的模块清单,针对不同岗位设计不同的课程。你们现在提出来的问题,都会成为我们的教学重点。”
会后,助理小张翻看会议记录时发现,某个年轻技工在本子角落里偷偷写下一句话:“我想学编程。”字迹歪歪扭扭,像是怕被人看见似的。
小张把这张纸递给刘好仃:“你看这个。”
刘好仃接过一看,笑着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啊,胆子大得很。不过也好,说明他们心里有想法。”
“要不要考虑加点进阶课程?”小张问。
“先打好基础再说。”刘好仃收起纸条,“等第一批培训结束,我们再根据反馈调整课程内容。”
接下来几天,刘好仃带着团队开始敲定培训时间表。白天要安排白班员工上课,晚上还得兼顾夜班工人。可现实情况是,夜班工人大多疲惫不堪,很难集中精力听课。
“这样不行。”刘好仃看着排课表叹气,“得换个方式。”
他灵机一动,决定将部分课程录制成视频,供员工自行观看学习,并配合线上测试巩固知识。这样一来,夜班工人也能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