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集:技术瓶颈分析,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白了。”技术员点点头。
刘好仃又在本子上写下:“冷却系统稳定性评估,下周开始测试。”
下午的会议准时开始。
十几个人围坐在会议室里,桌上堆满了各种图纸、表格和笔记本。气氛有点紧张,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今天的议题不是奖金也不是晋升,而是实打实的技术难题。
“大家先把各自负责的工序段问题报上来。”刘好仃开口,“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按流程来。”
第一个发言的是熔炼区的技术员:“我们那边主要问题是温度控制不稳定,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模具定位也有偏差。”成型区的负责人接着说,“虽然每次调整都能凑合过去,但长期来看肯定影响良品率。”
“冷却区这边更复杂。”一名工程师皱眉,“水温波动、风速变化、还有冷却时间控制……这些变量太多了。”
“等等。”刘好仃打断他们,“你们说的是结果,不是原因。我们要找出哪个环节最关键。”
“我觉得退火炉才是核心。”另一位老工艺师突然插话,“温度漂移直接影响晶体结构,这才是根本问题。”
“你的说法没错。”刘好仃点头,“但我们得分阶段来看。退火炉的问题确实重要,但短期内改善难度大,得先解决那些能快速见效的问题。”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这样吧。”刘好仃拿起白板笔,在上面列出所有问题点,然后编号,“我们一个一个来,先确认每个问题的具体表现,再讨论解决方案。”
气氛慢慢缓和下来,大家开始逐项分析,争论也逐渐变成了建设性的讨论。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看着满桌的资料,心中已有大致方向。
他打开电脑,调出之前做激励方案时用的那个Excel模板,重新设置了一套评分机制:影响程度、改进难度、成本投入、见效周期……
“这次咱们也来个优先级排序。”他在表格里输入数据,“集中资源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助理小王进来送文件,看到他在埋头整理,忍不住问:“刘哥,你觉得这些问题真能解决吗?”
刘好仃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难,当然难。但不做,就永远不知道能不能行。”
“那你不怕失败?”
“怕啊。”刘好仃放下鼠标,喝了口茶,“但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
窗外,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橘红。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回应他的这句话。
刘好仃低头继续整理表格,眼神坚定。
他知道,技术瓶颈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会一天就被打破。但他也清楚,只要坚持下去,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这一刻,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