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集:客户需求调研,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支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纸上的字迹有些潦草,但能看出他是在认真思考。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桌面上,暖洋洋的。
“客户需求调研……”他轻声念着这几个字,像是要把它们嚼碎了咽下去。
几天前的座谈会上,客户那句“你们内部好像不太通气”的话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他不是个喜欢空谈的人,既然问题提出来了,那就得想办法去查、去问、去找答案。
他站起身来,把那张纸折成两半塞进口袋,转身出了门。
车间门口,小王和小张已经等在那里了。两人看着刘好仃出来,立刻迎上来。
“刘哥,资料都准备好了。”小王说。
“问卷改了几遍,现在应该通俗易懂了。”小张补充道。
刘好仃点点头:“辛苦了,咱们先回办公室,开个小会。”
会议室不大,墙上还贴着去年的安全标语。三个人围坐在桌子旁,桌上摆着几份打印好的调研问卷样本。
“这份问卷是我和小张一起改的,”小王指着其中一份,“一开始我们想得太复杂,后来按你说的,换成日常说话的方式,加了打分项,这样统计起来也方便。”
刘好仃接过问卷翻了翻,嘴角微微一扬:“不错,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还能让客户轻松表达想法。”
小张接着说:“访谈提纲我们也做了调整,原来有十五个问题,现在精简到五个核心问题,剩下的作为选答项。这样既能抓住关键点,又不会让人觉得太烦。”
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客户愿意花时间跟我们聊,我们就得尊重他们的每一分钟。”
会议结束后,三人开始整理资料,准备接下来的实地走访。他们要拜访的第一批客户是合作多年的老伙伴,虽然不陌生,但这次的目的不一样——不是卖产品,而是听意见。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刘好仃就带着小王和小张出发了。第一站是一家做门窗加工的公司,离市区不远,车程四十分钟左右。
可刚到地方,对方负责人却打电话来说临时有事,得改期。刘好仃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一边点头一边记下电话号码,回头再联系。
第二家客户倒是提前到了,可接待人一见面就说:“刘师傅,实在不好意思,今天上午临时来了个大单子,我们这边实在抽不出人手来配合调研。”
刘好仃笑了笑:“没事,我们理解。您什么时候方便,我们随时再来。”
第三家客户倒是愿意接待,但只给了半小时的时间。
“行,半小时就半小时。”刘好仃拍了拍小王和小张的肩膀,“咱们抓紧时间,听多一点算一点。”
会议室里,气氛轻松,客户代表一边倒茶一边笑着说:“其实你们来得正好,我正想找机会说几句实话。”
刘好仃坐直了身子,拿出笔记本:“您请讲。”
客户代表喝了口茶,缓缓说道:“说实话啊,你们的产品质量这些年一直很稳定,我们也放心用。但有时候发货延迟、包装破损的问题确实让我们头疼。”
“比如上个月那次订单,本来是赶工期的,结果因为仓库协调的问题拖了两天才发出去,差点影响我们交货。”
刘好仃一边听一边记,没打断一句话。
客户继续说:“还有就是售后服务,有时候报修之后半天没人接电话,或者维修人员来了半天找不到问题,效率有点低。”
刘好仃抬起头:“这些问题我们都注意到了,也正在想办法改进。”
客户点点头:“我知道你们在努力,所以才愿意跟你们说这些真心话。要是真觉得麻烦,我也就不说了。”
刘好仃笑了:“您说得对,这才是真正的合作关系。”
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时,客户握着刘好仃的手说:“你们要是真能把这些细节处理好,我相信以后合作会更顺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