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集:新挑战:客户关系维护,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等人都走了,他才坐下来,翻开笔记本,把这句话记在最后一页,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问号。
那天晚上,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电话一个个拨出去。三位老客户,只有一位愿意接听。对方是个做门窗生意的老主顾,聊得很坦诚。
“其实我们也不是要你们马上改什么,”对方语气平和,“就是希望你们能更主动一些,了解我们的需求,而不是等我们来找你们。”
刘好仃听得认真,一边记笔记一边点头:“您说得对,是我们服务这块做得不够细致。”
挂掉电话后,他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出神。窗外的夜色已经深了,远处厂房的灯光星星点点,像极了小时候老家屋顶上挂着的灯笼。
他突然想起白天座谈会上那个便签纸——一张夹在投诉信里的模糊纸条,上面写着“王总要的是定制化服务”。字迹潦草,但清晰可见。
“定制化……”他喃喃自语,“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好像不那么陌生了。”
第二天一早,他召集了几位负责售后的员工,开了个短会。
“客户的需求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讲究体验。”他说,“我们要转变思路,不能光想着怎么把货卖出去,还得想想怎么让他们买得舒服、用得安心。”
有人提出资源有限的问题,他也点头承认:“确实,我们现在人手紧张,经验也不够足。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一步步来。先从调研做起,摸清客户的实际诉求,再慢慢调整服务流程。”
会议结束后,他走到厂区的休息区,看见墙上还贴着去年的安全标语,角落里果然有一张被撕掉一半的名片,隐约能看到“深圳南华建材”的字样。
他蹲下身,捡起那张残片,轻轻摩挲了一下。
“看来,咱们得走出去看看了。”
几天后,他带着小王和小张,去了几家长期合作的客户公司,实地走访他们的仓储与生产线,听他们讲使用玻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还有一次,亲自帮忙搬了一箱样品。
回来的路上,小王忍不住问:“刘哥,咱们这不是越干越像个销售了吗?”
刘好仃笑着摇头:“不是销售,是桥梁。我们要做的,是让客户知道我们在乎他们的感受,也在乎他们的需求。”
小张若有所思地说:“所以,这就是你说的‘关系维护’?”
“对。”刘好仃点头,“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送礼套近乎,而是真真正正地去理解对方,帮他们解决问题。”
夕阳洒在回厂的路上,三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风吹过来,带着一点泥土的味道,也有春天的气息。
刘好仃抬头看了看天,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但一个好的开始,往往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